孫保生:喬帥首秀無變化
新帥喬爾杰維奇統領中國男籃的首秀收官了,我覺得還行。畢竟只有20來天,時間太短,教練和球員都在相互認識了解的過程初期,想要讓球隊發生變化,那就是心太急了。兩場比賽無關勝負,但必須贏球,這是維護喬帥和中國男籃尊嚴的需要!顯然,打伊朗隊比打哈薩克斯坦要好,打伊朗隊下半場比上半場好。
籃球比賽上場一亮相,先看精氣神兒,打伊朗隊的精氣神兒好于打哈薩克斯坦。伊朗隊的實力強于哈隊,這就使得中國隊重視對手了,精神專注了,斗志增強了,攻防交替中有條理了。精氣神兒就是士氣。上半場結束中國隊落后3分,下半場一開始中國隊的表現明顯有變化,節奏快了,進攻果斷了,一波7比3的小高潮為最終取勝奠定了基礎。士氣靠實力,在雙方較量過程中能把自己的實力發揮出來,是能力!這也說明喬帥在觀察了解球員的過程中,半場休息時做出了適當的調整與布置,正逐步接近他所飾演的角色。
籃球比賽講究的是揚長避短,講究的是把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制約對手。中國隊的優勢是身高,是快速、靈活、善變,對抗是我們的短板。上半場之所以處于被動,在于中國隊節奏慢,擺著打,內外結合不暢,命中率低。這些不足在下半場得到改進,守轉攻快了,陣地的無球移動多了,球打的比上半場清楚了,命中率也就上來了。其實無論是破盯人還是破聯防,不管運用什么樣的配合,最終是造成多打少,把球能穩穩的投進去。
兩戰雖勝,但也暴露了中國隊的老毛病、老問題,這就是失誤多和命中率低,尤其是罰球。喬帥在賽后也強調了這兩個問題。當今籃球賽場的首要得分利器就是3分遠投,中國隊3分遠投的機會不少,但命中率較低。罰球同樣重要,特別是在關鍵時刻,經常是罰球決定命運。打哈隊中國隊的罰球命中率僅為55%,打伊朗隊是28罰19中命中率67%。寫到這兒不由得讓我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老前輩盧元鎮曾給我打電話提到投籃的命中率問題,在盧老的啟發下我寫了短評《個子、腦子、籃子》,如今快15年了,中國隊在投籃命中率上未見明顯改進,除了對機會的把握和心理素質是否過硬,根本原因還是練的不夠,功夫不到家。
喬帥首秀中國隊有變化嗎?恕我直言,沒有。前面已經說了時間太短,初期磨合,相互都在認識了解中,此時喬帥很難向球員傳達什么歐洲籃球的先進理念。而我們的球員過去跟歐洲球隊接觸并不多,這三年國際比賽太少,對歐洲籃球認識有限,眼下很難產生共鳴,在現階段期望中國隊在風格和打法上有變化,顯然操之過急。
這么短的時間中國隊之所以難有變化,在于我們的球員已經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比如失誤多就是不好的習慣,這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平時訓練和比賽沒能得到嚴格的糾正而養成的。再比如屢屢不滿裁判判罰,招致吃了技術犯規,也是在CBA聯賽中養成的壞習慣。視野是否開闊,時機能否抓住,傳球方式是否正確等等,反映的是球員支配球能力和意識強弱以及素養,這些都是中國球員所欠缺的。
首秀兩戰讓我們看到了在目前的控球后衛中,趙繼偉仍然是頭腦清醒大局觀最好的一個,雖然他的身高、體重有些吃虧,但他會打球,能調動隊友的積極性。吳前 此戰發揮不錯,他需要的是穩定再穩定。如果說稍有點新意的,就是小伙子崔永熙,他一戰比一戰好,給球隊增添了些許生氣。胡金秋、張鎮麟的表現也值得肯定。1996年宮魯鳴敢于大膽啟用19歲的王治郅出戰奧運會,就表明啟用新銳才是中國男籃崛起的成功經驗和希望。
喬帥打造中國男籃的時期應在今年的夏訓和熱身賽,那時他才能把自己的執教理念和方式得以貫徹,從中找到中國籃球與歐洲籃球的契合點,助推中國男籃擺脫低迷。而中國男籃能否找準努力方向,還要看這批中國球員的領悟與執行能力。記得姚明曾經說過:“尤納斯是執教中國隊的適合人選。”不用懷疑喬帥的執教能力,他是否適合執教中國男籃,能否給球隊帶來質的變化。尚需世界杯賽的檢驗。能否晉級巴黎奧運會,對喬帥和教練組而言,將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上一篇:不會再有另一個布雷克-格里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