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的76人:當“過程”走向終點…
不可避免,石楠花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事業受阻后的命運。剛一走進還處在昏暗中的訓練營,喬爾-恩比德就嗅到了熟悉的味道:詹姆斯-哈登不告而別了。
10天后哈登重返訓練場,然而球隊十分警惕,以「身體狀況還需要觀察為由」拒絕了哈登。費城的警覺是有道理的,因為無論哈登帶來什么影響,對于當下的76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影響到恩比德。然而上賽季的MVP就在那里,社交媒體就在那里,隊友們在更衣室里的竊竊私語就在那里,這些新聞、訊息、言論總是無孔不入,恩比德不聾也不瞎,他無從躲避。
哈登參加了球隊前兩次訓練,恩比德說情況和兩年前有所不同,「我不覺得有太多人注意力分散了」,有人問他如何看待與哈登的未來,恩比德回答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現在和我們在一起訓練。」
哈登不告而別之后,記者再度問到了這個問題,恩比德的回答官方中透著一股陰陽,陰陽中流出一絲無奈:「也許他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忙吧。」
倒帶到新賽季媒體日,恩比德說起哈登申請交易的事情:「很不幸,這種情況一直在發生。但我只關心贏球。」
再往前倒4個月,哈登選擇執行合同并申請交易后,恩比德說:「希望他能回心轉意……」但他接下來說的話可能才真正表達了他的內心:「……除此之外,希望我們余生都還是兄弟。」
很明顯,當有人跟你聊一件事情,說到最后來了一句希望我們這輩子還能是兄弟,或者希望我們這輩子還能是朋友,你就應該明白,說話的人對于你倆保持當前關系已經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
換言之,恩比德已經準備好和哈登做一輩子兄弟,同時也準備好不再和他當隊友。
這就是恩比德對于哈登交易的全部態度,他也在觀察和等待,看看這一次「這種一直在發生的不幸情況」會以什么樣的結局收尾,上一次本西蒙斯鬧劇的結局看起來還不錯,他們得到了哈登,也許同樣的情況還會再發生一次。
但恩比德有句話說得沒錯,這一次的情況和兩年前有所不同。兩年前恩比德本身就是本西蒙斯堅決不再為費城打球的原因之一。而哈登在隊一年半,雖然費城仍然沒有踩到分區決賽地板,但他生活中確實和恩比德處得來,球場上也確實打得像個真正的副手,一個狀態神出鬼沒的二當家,一個助攻手,一個在擋拆后第一時間想到恩比德的人。幫他在這兩個賽季中拿到了兩連得分王和1個MVP。
他心里清楚,哈登是有貢獻的。
所以,處理哈登的方式必須和處理西蒙斯有所不同……而如果恩比德將所有責任推向管理層或「我的CBA隊友和nbl教練」,那這個不同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將毫無疑問指向一個令費城恐懼的重點:
申請交易。
這并非憑空猜測,聯盟各隊管理層已經開始隔山觀火,盡管在過去的經驗告訴大家,給一個上賽季剛拿下MVP的球員開價是一件很離譜的事,但尼克斯已經把出蘭德爾、巴雷特、富尼耶、羅賓遜四人中的任意三人外加兩到三個首輪簽作為籌碼擺在了76人的桌前。要知道,尼克斯現任總裁萊昂-羅斯此前正是恩比德的經紀人,他此前曾經成功將甜瓜安東尼、布倫森等人運作到紐約。
毛骨悚然對吧,再聽聽恩比德自己說的是什么:「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我們想贏,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盡管恩比德言必稱「我們」,但大家都心知肚明,NBA的球隊有的是時間,他們又不會因為失敗而降級。所以真正「時間不多」的是另一件具體的事情:
如果不能贏球,贏更多的球,他恩比德就離開了。
而如果恩比德離開,費城的一個時代就將徹底告終,這個時代曾經有一個響亮但正在逐漸被淡忘的名字:
相信過程。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吧:「過程process」——這可能是NBA歷史上最瘋狂的試驗,但在10年前76人掌舵人辛基和他的信徒們看來,這是一種科學化建隊的試驗。辛基曾經入選《今日NBA日報美國》評選的「全美最強本科生60人」,隨后又在斯坦福攻讀了MBA,2005年加入火箭后兩年就晉升為聯盟最年輕的副總裁,他實際上就是NBA引入高階數據分析的開路人。
這種高學歷、高智商人才到哪里都很受歡迎,誰還能不相信數學呢?
但從外人看來,辛基的行為用兩個字形容就足夠了:擺爛。他或許確實有活死人肉白骨的能力,但首先他的球隊要先變成「死人」和「白骨」。三個賽季下來,辛基治下的費城分別拿到了19勝、18勝和10勝,當然他也確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只是耐不住費城連續三年擺爛直接影響了聯盟總體的營業收入,于是2015-16賽季76人1勝30負開局后,肖華直接插手讓美國籃壇舉足親重的人物老科朗吉洛空降費城,當起了「高級顧問」。
辛基很懂事,他讀出了聯盟的潛臺詞,給了自己一個體面,從此與NBA絕緣。接替他的小科朗吉洛履歷不俗,但問題是他與杜蘭特有個共同癖好,愛開小號上網吐槽,說什么恩比德不適合做核心、沒人愿意要奧卡福以及一些球員的私生活,不幸被人曝光之后只能甩鍋給自己的老婆,說這些小號全部是傻逼娘們兒創建的,結果最終走的比辛基還要難看。
毫無疑問,這些亂七八糟的肥皂劇把76人的長期計劃攪成了一鍋粥,但在另一個層面,經過辛基的聚斂搜刮和科朗吉洛父子的步步為營,76人已經開始成為東部一支新興力量。然而可惜的是,接任收拾這個局面的布蘭德是個純菜鳥,你不能說他簽下的人不對,無論是霍福德還是吉米-巴特勒,又或者是教練席上的里弗斯,都是有兩把刷子名聲在外的選手,但到了費城,事情都沒有往好的方向前進,而后這些人也悉數被清理出隊。
接下來才是2020年,莫雷走馬上任。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輪回,2007年辛基在火箭當副總裁的時候,莫雷也剛剛加入火箭擔任總經理,他作為麻省理工斯隆學院MBA,籃球理念中同樣依賴大量的數據分析,一手創立了麻省理工斯隆體育分析會議,同樣是NBA高階數據分析先驅人物。
很顯然,兩位分析學達人在休斯頓就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他們的理念中,高階籃球數據分析不是淺薄的可視化數字那么簡單,辛基和莫雷理解中的高級統計分析需要有一定估值分析經濟理論基礎。正如辛基所說:「任何時候,只要你發現市場上的一些問題或變化,人們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對它們做出正確的評價。」
你或許可以把這次輪回看做一次復辟,一次“過程”的借尸還魂。從2013年到2023年,盡管后期不太有人喊這個口號了,可只要「相信過程」最后的遺腹子恩比德還在,這個時代就沒有徹底結束,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我們看到了「過程」最后一個句點已經若隱若現。
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辛基通過高階數據分析,在大量囤積的選秀權和無數被犧牲掉的年輕人基礎上,費城確實長出了恩比德和西蒙斯兩朵奇葩,他們迎來了勝利,但距離更進一步還有很遠很遠。
數據分析專家們撓撓頭,說「人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但在「評價」真正到來之前,他們需要做出怎樣的犧牲,又能得到怎樣的收益,似乎并不在評價范疇之內。
通過傳統方式交易引入高水平球星,布蘭德這樣做了,但最終他們失去了吉巴,又失去了西蒙斯,即將失去哈登,而在擁有他們的過程中,這支球隊從未更接近最終的榮耀。更重要的是,他們每失去一個球星,都要付出更衣室拆遷的代價。
或許只有在過去十年間不斷觀察追蹤費城動態的人才能洞察他們建隊過程中那些細節問題吧,那些包括但不限于更衣室、球場外的故事,和球場上的表現組合起來,而且還要加上更高的視角,俯瞰整個聯盟大環境的變遷,人員的流動,勞資協議的更迭,判罰規則的微調,將所有這些融合起來,可能才能為我們描摹出一個完整的「相信過程」的真實形態,但事實上沒有人會去做,也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只是就現在而言,我們大概已經能夠得到一個粗淺的結論:
「相信過程」演變至今,只是一場尚未結束的漫長失敗。
也許一切恰如鮑勃-邁爾斯在2018年勇士終于達成連冠后的感慨:“很多事情都是不穩定的,看起來,無論是NBA球隊,還是任何集團,都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有時好運,有時厄運,世事難料。”
清光緒十七年,奈史密斯發明了籃球,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六年矣。在這126年間,籃球仍然是一項簡單的運動,但為了勝利,或者得到一個勝利的標準法則,始終有人在不懈努力,創造各種方法,有的人成功了,卻無法復制,有的人失敗了,從此消失不見。
時至今日,我們仍未得窺「籃球標準勝利法則」的一鱗半爪,卻已經在某個層面上將籃球肢解成了一項令人陌生的復雜運動,但卻始終無法邁過人的不可預知性對這項運動的影響。
當然了,同樣在這126年間,人類在社會科學上的研究已發展如斯,然則放眼寰宇,各持正義者滿地行走,戰事依舊紛飛不輟,政府不能保全人民,父母不能保全孩童,諸如此類的人間慘劇比比皆是。而我們找不到標準答案的,又何止于「如何確保贏下籃球比賽」這一項小小的命題而已呢?

上一篇:22分大勝!太陽輕取爵士 杜蘭特26+4+7馬爾卡寧19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