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迷心聲:國足,我今生還能再看到一屆世界杯嗎?
經(jīng)歷無數(shù)個為足球燃燒的夜晚,當23年過去,國足與世界杯的距離,依然是中國球迷心底最深的執(zhí)念。
一聲痛徹心扉的叩問,足以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飽含著歲月累積的期盼與不甘。
回首往昔,2002年韓日足球日報世界杯,國足首次踏上世界杯決賽圈的賽場,舉國歡騰。
那是一個時代的高光記憶,雖未在世界杯賽場上斬獲佳績,但一抹中國紅成功飄揚在世界足球的舞臺,點燃了多少人對中國足球未來的憧憬。
此后的漫漫征程,國足卻在世界杯預選賽的荊棘路上屢屢受挫,一次又一次與出線無緣,讓球迷的滿心期待化為泡影……
國足面對亞洲強隊,常常顯得手足無措,每任教練都有著不同的戰(zhàn)術,在比賽節(jié)奏的把控、關鍵球的處理上,總是差那么一口氣。身為球員最重要的基本功,都總被球迷吐槽。
當世界冠軍教練銀狐里皮兩度告別,1-2不敵敘利亞隊賽后憤而辭職,足以可見當時的國足有多么令人失望。
近年來,國足為沖擊世界杯也付出諸多努力。比如歸化政策的推行,從艾克森、洛國富到塞爾吉尼奧,一眾中超實力球員披上了國足戰(zhàn)袍。
然而在世預賽上,歸化球員并沒能帶來多少改變。尤其進攻得分方面,仍依賴于武磊和張玉寧等本土球員。
現(xiàn)如今,終于盼來王鈺棟這樣的年輕一代開始嶄露頭角,讓球迷看到未來鋒線上的一線希望。
現(xiàn)實的冷水,多少次無情地澆滅希望之火。國內青訓體系的混亂與薄弱,猶如國足發(fā)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曾經(jīng),良好的青訓基地少之又少,訓練方法更是陳舊落后,導致足球人才的產出糟糕,出現(xiàn)了斷檔的局面。
仍記得名嘴張路曾說,「中國足球的低谷還沒來呢,下一屆1993-2005年齡段出生的這一代球員,是中國足球歷史上最差的一代?!?/p>
聯(lián)賽本應是球員成長的搖籃,卻在金元足球時期的一系列折騰下,陷入虛假繁榮與泡沫破裂的惡性循環(huán),留下的是多少年輕球員在賽場內外的迷茫與掙扎。
頂級聯(lián)賽里,應該如何正確培養(yǎng)年輕球員,在何時給予他們出場時間,似乎各隊還沒有找到很好的方式。
這也導致了國家隊一度缺乏更為年輕的球員,并不是身后的球員天賦都不行,而是平時得到的實戰(zhàn)鍛煉太少,沒有平時在聯(lián)賽上的高光,自然難以入選國家隊。
伊萬科維奇的戰(zhàn)術問題暫且不提,起碼在提拔年輕球員進入國家隊方面,的確令球迷看到了成效。
即便困難重重,希望的火種從未熄滅。隨著這數(shù)年來,逐漸遠離金元足球時期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教練或球員奔赴海外,接受先進足球理念與訓練體系的熏陶,他們其中一定有人能培養(yǎng)出未來的希望。
草根足球也在蓬勃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不少民間賽事,盡管頂級聯(lián)賽看起來沒那么豪華,但中國足球的土壤似乎反倒更為深厚了。
前不久的國足對陣澳大利亞隊,多達70588名現(xiàn)場觀眾前來觀戰(zhàn),創(chuàng)下了中國隊正式比賽上座紀錄。
雖說有著現(xiàn)場球迷的鼎力支持,然而這回或許又將是六大戰(zhàn)的重現(xiàn):揭幕戰(zhàn)、關鍵戰(zhàn)、生死戰(zhàn)、榮譽戰(zhàn)、火車站、來年再戰(zhàn)!
回首往昔,國足的路崎嶇坎坷。展望未來,雖布滿荊棘,但希望尚存。忠實的球迷,在多少次失望后仍會毅然堅守。
距離見證了中國隊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參加的2002年世界杯,已過去了23年之久。
曾經(jīng)的足球少年,現(xiàn)如今都已步入中年,而人生能有多少個23年呢?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當中國足球建立起更為完善的體系,當不懈努力匯聚成磅礴力量,當量變能夠引起質變,中國隊終將突破重圍,再次叩響世界杯的大門。
可至少看到當前的堪憂狀況,還是不禁令人想問:國足,我今生還能再看到一屆世界杯嗎?